“山歌一响群山应,客韵悠悠三百年。”2025年1月29日,在四川省威远县观英滩镇竹塘村——省级非遗“石坪山歌”的发源地,传承人崔永宏携团队登上云雾缭绕的梯田舞台,用原生态歌声为父老乡亲送上深情祝福。这场名为“山歌唱起的地方”的展演,既是客家文化与巴蜀乡音的百年回响,更是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。
起源于清代中期的石坪山歌,由客家移民与当地文化交融孕育而生,以高亢婉转的曲调、质朴生动的歌词,记录着农耕劳作、婚丧嫁娶的乡土记忆。作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,57岁的崔永宏深耕山歌艺术十余载,不仅整理出百余首濒临失传的古调,更创作了《山歌唱起的地方》《威远我美丽的家乡》等十余首原创作品。演出现场,他身着客家传统布衫,以苍劲嗓音领唱《开山号子》,二十余名传承者手持竹梆、铜锣应和,多声部山歌如层叠山浪,在青翠茶田间久久回荡。
特别环节中,崔永宏邀请村民共唱新编《采茶谣》,孩童清脆的童声与老者沧桑的吟诵交织,展现“老歌新传”的薪火接力。观众席里,88岁的山歌老艺人崔德杨热泪盈眶:“这些调子我唱了七十年,今天听到年轻人接上了,心安了!”据悉,崔永宏团队已培养30余名新生代传承人,推动山歌走进校园、景区,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。
自2008年“石坪山歌”入选四川省非遗名录、观英滩镇获评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以来,当地通过文化节、研学基地等载体,让山歌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文化引擎”。正如崔永宏所言:“每首山歌都是先人留下的脚印,我们要让这些脚印永远印在青山绿水间。”此刻,悠扬山歌正携着三百年客家乡愁,奔向更远的未来。(袁武泰)
凡注有"北京新闻资讯"的稿件,均为北京新闻资讯独家版权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"北京新闻资讯,并保留"北京新闻资讯"的电头。